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發現,帶有脂肪肝、糖尿病史、三酸甘油脂過高(> 160 mg / dL)的人,肝癌的風險就會增加。
認真來說,與其說是家族遺傳,倒不如說四位可能都有重度脂肪肝吧⋯⋯酒精性脂肪肝(喝酒)跟非酒精性脂肪肝(高糖高油飲食、肥胖)的生活習慣都有,那肝臟在慢性發炎久了纖維化,最後進展到肝硬化跟肝癌,也是不意外的事。
近年來因為疫苗跟藥物的發明,國人的B肝跟C肝盛行率有下降,但我們的肝癌死亡率卻居高不下,個人認為跟越來越高的脂肪肝盛行率有關。
脂肪肝(屬於內臟脂肪其一)不痛不癢,沒有症狀,所以很多人即使超音波被告知這樣的診斷,也完全沒有想去積極改變它,比起可能會頭痛頭暈的高血壓,脂肪肝才是我一直以來認為的「無聲殺手」第一名,一個被過多脂肪填充的肝臟,發炎破壞久了,不僅是代謝脂肪酸跟葡萄糖、果糖的功能出問題,導致高血脂高血糖,更重要的是所有肝臟相關解毒功能也大受影響。
我在門診看到很多人瘋狂運動但脂肪肝改善有限,發現脂肪肝靠運動的效果不彰,還是飲食是王道。積極飲食控制的人,可以在數週到數月就看到明顯的內臟脂肪改善,讓肝臟有機會代謝掉多餘的三酸甘油脂,慢慢回復正常功能,才能避免脂肪肝造成的相關併發症。
#無聲殺手脂肪肝
#不是家族基因遺傳
#是全家人的飲食習慣會遺傳